2025年1月,房地产市场传来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: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16693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0.23%。这一数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市场中激起层层涟漪,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。
从涨跌城市分布来看,47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,41个城市环比下跌,12个城市持平。同比方面,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.76% 。此次价格上涨并非偶然,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。
从市场供给端分析,部分城市优质改善型项目入市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。这些项目往往配备高品质的建筑材料、完善的社区配套以及独特的设计理念,满足了当下消费者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。其定价相对较高,在统计层面拉高了整体新建住宅的平均价格,使得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出现结构性微涨。比如在某一线城市,一个高端改善楼盘开盘,其大平层户型、智能化设施以及稀缺的景观资源吸引了众多高净值客户,该楼盘的高价入市直接影响了所在城市的新房价格统计数据,进而对百城均价产生向上拉动作用。
需求层面,尽管1月处于传统销售淡季且面临春节假期,但仍有部分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购房者积极入市。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,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逐渐稳定,增强了购房意愿。尤其是一些年轻家庭,出于结婚、子女教育等刚性需求,在市场中寻找合适房源;还有部分改善型购房者,希望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,置换到更优质的房产。
政策环境也为房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2025年楼市政策环境保持宽松,各地持续从促进需求、优化供给方面发力。一方面,一线城市继续优化购房限制性政策,降低购房门槛,如放宽社保缴纳年限、放松限购区域等,让更多购房者获得购房资格;另一方面,加快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这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,还释放出大量购房需求。同时,加大居民购房补贴力度,以真金白银鼓励居民买房,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活跃度。
再看新房成交量,1月份新房市场供求出现季节性回落,成交量环比有所回落。克而瑞分析师表示,1月恰逢开年初,是房企推盘淡季,因此新房成交量较12月有所下降。不过,由于去年一季度新房成交规模为近几年较低水平,得益于低基数,加之1月供应量跌幅大于成交量,库存持续走低,今年1月新房成交量同比正增长26%,一线城市因新政利好效应增幅居前。
二手住宅市场与新房市场形成一定反差。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收窄,市场“以价换量”态势未改,全国百城二手住宅价格整体环比仍下跌,1月仅成都、乌鲁木齐上涨,深圳环比持平。这主要是因为二手房市场房源相对分散,竞争激烈,业主为了尽快出售房产,往往选择降价促销。
展望未来,中指院分析师认为,预计春节后市场网签量将出现一定程度回升,在低基数因素影响下,新房销售量同比或将保持平稳。二手房市场方面,因部分小区价格逐渐调整到位及核心城市业主预期改善,成交量有望保持一定规模。
2025年1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,是市场供需关系、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预期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尽管市场已出现筑底企稳的征兆,但仍需持续关注后续政策落实情况和市场动态变化,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