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多家车企推出一口价模式,东风日产日前也针对轩逸、天籁和逍客三款车型推出了一口价,其中轩逸经典一口价6.98万元起,天籁真心版一口价12.78万元起,逍客·荣誉真心版一口价9.98万元起。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东风日产挽回销量的重要手段,但能否奏效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东风日产乃至整个日产汽车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。据《日经新闻》报道,日产汽车计划在泰国等地关闭三家工厂,同时在中国市场缩减50万辆的产能,其在中国市场的产能降至100万辆。而在全球,日产汽车的总产能降至400万辆。
而日产之所以削减产能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销量下滑幅度太大。根据日产中国发布的数据,今年1月其销量仅45418辆,相比去年同期的65553辆,同比下滑30.7%。其中东风日产1月销量为43623辆,同比下滑29.8%;郑州日产销量为1795辆,同比下滑47.5%。零售数据显示,1月份日产品牌仅轩逸一款车型销量过万,为23959辆。
前不久日产被传出计划与本田合并的消息,但最终因为控制权、盈利目标等未能达成一致而搁浅。日产可以说是危在旦夕,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当季营业利润为311亿日元,同比暴跌78%;净亏损141亿日元,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亏损。
日产汽车销量和业绩均出现明显下滑,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。2024年日产汽车在华销量仅696631辆,同比下滑12.23%,相比2018年巅峰时期在华年销量156.4万辆的数据,少了一半还多。根据报道,日产在华产能利用率已经不足50%,部分工厂面临关闭或缩减的命运。
其实日产的发展困境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长期在战略上不重视新能源导致的。从日产在华近半年的销量结构来看,燃油车仍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。据第三方网站的数据,日产在华近半年销量为313095辆,其中燃油车销量加起来达到了312828辆,占比高达99.9%。而日产目前在华唯一在售的纯电车型艾睿雅,近半年的累计销量仅267辆。
此外,日产对单一车型过分依赖也是导致其销量骤降的一大原因。从近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,轩逸一款车型以183357辆占比58.56%,是日产在中国市场绝对的销量支柱。但近两年中国品牌不断向轩逸所在的A级轿车市场发起冲击,推出了包括秦PLUS、银河L6、启源A05等车型在内的新能源轿车,起售价集中在7-8万元,凭借低油耗、大空间、不限行等优势,蚕食了一部分轩逸的市场份额。
此次东风日产虽然推出了轩逸的一口价,但6.98万的价格竞争力并不强。一方面,相比秦PLUS这类新能源车,轩逸需要缴纳购置税,最终的落地价并没有比秦PLUS更低,甚至可能更高;另一方面,自主品牌同级别的燃油车价格已经低到5万元左右,即便品牌力上有差距,也仍然能够通过高性价比抢走一部分轩逸的潜在客户。可以说降价救得了日产一时,救不了日产一世,好产品+好价格才是日产的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