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春节,中国电影市场热闹非凡,票房高达95.10亿元,观影人次达1.87亿,强势刷新纪录。其中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简称《哪吒2》)更是一骑绝尘,截至2月5日晚,票房超54亿元,超越前作,领跑今年全球票房,成为现象级佳作,引得不少外国观众翘首以盼,询问当地影院何时上映 ,美媒也称赞它展示了中国先进动画技术和精彩故事叙述,甚至预测它将成为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。
《哪吒2》的爆火,绝非偶然。扎实的内容、丰满的人物、传统故事的现代化改编,是它成功的基石。哪吒这个角色,从《封神演义》一路走来,不断蜕变。在《哪吒2》中,他不再只是那个叛逆的魔童,角色的成长与挣扎被刻画得淋漓尽致。从个人命运抗争到对神、人、魔三界平衡与秩序的思考,主题深度的拓展让不同年龄段观众都能产生共鸣。比如哪吒与父母之间的温情互动,传递出家庭包容与代际理解的主题,契合当下社会对亲子关系的关注。
中国电影工业的成熟,也为《哪吒2》的成功添砖加瓦。它的特效量相当于2到3部动画电影,特效镜头达1948个,总镜头2427个,超4000人参与制作。开场“陈塘关大战”,美术概念打磨半年,一分钟打戏分镜又画半年,上万条锁链独立运算,开发“动态美感算法”,呈现出震撼视觉效果。终极决战,海底妖族与仙界2亿大军对撞,每个角色独立建模、动态交互,渲染数据塞满10个硬盘。哪吒破穿心咒的十秒镜头,团队花一年时间,用上千根控制器控制六百块碎肉飘散,足见制作之精细。这背后是众多本土动画制作公司组成的产业链,从建模、渲染到动作设计、光影效果,各环节紧密配合,“集众家之所长”。
导演饺子和制作团队的匠心精神同样令人钦佩。耗时5年半精心打磨,“返回修改”成家常便饭,饺子放弃国外特效公司,召集138家国内制作公司联手,大家为了影片都拿出看家本领。饺子说“我们遇上一个好时代,才有这样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”,这是时代给予电影人的机遇;“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,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”,这是创新者不断突破的精神体现。